
短短一周時間,關于蘋果MR傳出了大量消息,先是爆出蘋果內部召集百名高管,就MR頭顯進行大規模演示;之后蘋果WWDC確認6月6日舉行,包括彭博記者Mark Gurman等業內人士推測在此期間亮相可能性很高;而周五郭明錤表示,蘋果MR量產再延期,推遲到Q3中后期,能否在WWDC 23亮相存疑。
同時我也問了很多業內人士,他們對于蘋果MR的期待,不過結果大多表示“沒啥期待”。其實也正常,業內對蘋果MR布局策略研究更多,蘋果MR產品在供應鏈、產品體驗(生態間設備聯動)、開發者號召等方面都超出所有XR公司,對行業發展都有正面意義。
當然,大家普遍都好奇蘋果MR內容從何而來,多數都認為首款MR就是面向開發者的產品,而非大眾消費者。
下面,我來匯總一下本周蘋果MR的相關信息:
1,召集百名高管內部演示
彭博知名記者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的Power On欄目中表示:蘋果已經對內部100名高管演示了混合現實頭顯原型,后續對AR/VR產品的策略是延續Apple Watch發展模式,從早期的核心玩家、逐漸的向更多用戶群體拓展。
Gurman指出,這并不是蘋果首次向高管展示AR/VR產品,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就不斷開始演示,但僅限于小規?;騻€人演示。與此前不同的是,本次演示規模非常龐大,似乎也標志著蘋果AR/VR硬件業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,或意味著距離產品發布越來越近。
據知情人士稱,這次演示的AR/VR體驗足夠精致、炫目,盡管如此,還是有很多高管認為,該產品在進入新市場時將面臨多重挑戰。比如:市場剛起步、消費者認知不夠高、硬件成本高、缺少關鍵內容、續航有限、長時間使用不舒適等等。
不過高管對于AR/VR的態度依然比較謹慎,他們認為:初代產品價格太高,一開始可能不會成為熱門,應該會像Apple Watch那樣,在推出后才陸續找到關鍵應用場景。而隨著后續機型問世(預計第二代成本少一半),消費者的興趣會開始增加。實際上,Apple Watch用了8年時間,才從蘋果一塊小業務發展成戰略核心。
2,WWDC 23定檔,Mark Gurman再次表態
本周四,蘋果官宣WWDC 23將于6月6日舉行,而Mark Gurman發推表示,蘋果MR設備就會在本次大會亮相。
3,郭明錤表示量產推遲1-2個月
周五,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發文表示,蘋果首款AR/MR頭顯量產時間再次推遲1-2個月,預計在23年三季度中后期才能實現量產,并對MR頭顯能否在WWDC中如期亮相表示擔憂,可能存在變數。
同時還表示,因組裝量產延后,估今年出貨量僅為20-30萬部,低于市場共識的50萬部或以上。蘋果對于MR市場關注段的擔憂主要體現在:市場經濟低迷、為追求量產導致部分硬體規格妥協 (如重量)、生態與應用準備程度、售價高 (3000-4000美元或甚至更高) 等。
參考:Bloomberg、郭明錤